去年很幸運透過推甄的方式錄取了臺大資工所,本人自認為相較於網路上看到的各路大神們,我的經歷真的是一點都比不上他們,唯二能說嘴的大概只有校名跟成績,因此能直接正取真的很意外也很開心,也省去了等待備取上的焦慮以及準備考試的心力。在此也推薦成績不差的都可以推推看,有推就有機會、沒上當繳學費。

不過這段準備過程確實也花了我不少力氣,每周都得從實習 / 上課 / 家教的空檔中擠出一點時間修備審準備面試,甚至到後來也沒什麼在準備。總之,在這邊簡單分享給未來有類似背景或目標的人隨意參考,有任何問題都很歡迎提問。

相關背景

在推甄時本人的學業背景為:

  • 臺大會計系大五,雙主修資管系
  • 輔修工科海工系,完成商業資料分析學程
  • 推甄 GPA 4.07 / 4.3(11 %,20 / 179),兩次臺大書卷獎
  • 至英國伯明罕大學交換半年,主修 Computer Science

其他有放在備審上的經歷:

  • 在兩家新創實習過,只有一家做相關工作(ML Intern),另外參加過前端體驗營
  • 約十多個學術專案,學士專題做商標查找與生成 App(文字 / 影像 / GAN)
  • 參加數個系上或學校活動,當過隊輔、副召、組長等等

對,大概就這樣,除了雙主修輔修一堆聽起來很多,跟成績還可以看之外,的確是沒什麼亮點。後來推甄完在 Dcard 上看到各路大神的分享,幾乎都有甚麼程式比賽、發 Paper、考證照檢定等等,相比之下我真的就是個普通人。另外我在今年一月畢業時放棄了原主修以及輔修,所以我最後畢業的身分只有資管系與商資學程。

推甄結果

那時候想說大學都念臺大了,研究所自然目標也放在臺大,所以只推了以下五個系所:

  • 臺大資工所:正取 101 名
  • 臺大資工所 AI 組:落榜
  • 臺大資管所:優先錄取 13 名
  • 臺大資料科學學程:落榜
  • 臺大電信所丙組:備取 18 名

很幸運資工、資管都有正取,最後決定去臺大資工所,算是圓了一個臺大資工的夢。(超級期待進入電資學院的啦)

除了上述系所外,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走資訊相關領域的話,也很推薦報名臺大的電機丙、電機資安跟網媒所,我沒報單純是想省錢加上有點過度自信 XD。題外話,傳聞說資工、資工 AI、網媒三所會一起分發來避免重榜,好像有個判準來決定你去哪裡,而若上了一所其他所的分數就會被打很低。那基本上三者師資跟課程也都幾乎一樣,但資工所在修課與師資的限制最少,因此我最為推薦。(補充:前幾天發現資工、資工 AI、網媒的正取一都是同一個人,有夠強,看來只要夠厲害照樣會讓你重榜,不過這麼強的話為何不省點錢只報一所就好)

相關時程

直接附給你了就自己看吧,連 網站 一同附上,但可能會換就是了。

臺大112碩班甄試簡章節錄

準備的話,我看大多數學長姊都是從暑假開始慢慢做備審,理想的話開學後備審接近完成,並開始準備相關資料與面試或筆試。不要太小看推甄,雖然不用像考試仔念一大堆科目或去報大碩,但各種資料、各校流程、面試及筆試準備還是很頭痛的。

我自己的話七月中到回臺灣,隔離完快八月才回到臺北,真正開始動備審的功大概是九月初。而且老實說我覺得我做的還蠻隨意的,只花一個月的空檔完成,十月初以後就沒什麼再修改了,所以我的經驗真的聽聽就好哈哈哈。

推薦信

推薦信的話網路上也很多討論了,像是盡量找認識的教授或是修課成績都不錯的教授等等,雖然大多系所對於推薦信的要求都可有可無,但秉持著輸人不能輸陣的精神我還是拜託了兩位教授幫我寫:一位是我的專題教授,另一位是我修過兩堂課(A、A+)且當初找專題教授時有被他接受的教授,所以應該是都對我還算有印象,事後我也有帶著小點心給他們當作回禮。

這邊要注意的就是盡量提早詢問,畢竟教授都很多事情在忙,太晚問可能他也沒空理你。我大概是九月中寄信去,並記得隨信附上備審、成績單、欲推甄系所等資料,讓教授若不記得你,至少可以透過這些東西大致了解你。在教授答應幫你寫推薦信後,最好也再附上自己先擬草稿,讓教授可以直接修改,網路上應該很多公版了,自己再調整即可。

備審撰寫

備審真的太普通就不放了,以下依據我的架構:個人簡歷、求學歷程、申請動機、讀書計畫,分段簡單講述:

個人簡歷(2頁)

這部分就跟寫履歷很像,基本上就是把我上面列的相關背景整理美化一下,再丟到這塊就好。針對每個學術專案或是活動,我都用一句話簡單帶過,讓教授可以大致了解我這個東西在做什麼,另外我用粗體來加強重點,整篇都有。

求學歷程(2頁)

這部分主要著重在大學的求學歷程即可,不要扯太遠到國小資優班或國中優良學生之類的等等,沒人想聽。因為我的背景算是比較特殊(這個有機會再另寫一篇哈哈),我是在大一上修了商管程式設計(在此推爆這堂課)後,加上對會計的排斥,毅然決然決定轉換跑道,申請兩次雙轉資管終於錄取後,再以資管系身分畢業,所以我的求學歷程基本上都圍繞在這個故事,另外還有提到相關實習跟出國交換的經驗,同時埋了些伏筆以銜接下一大項的申請動機。

這邊我認為比較要注意的就是強調你自己與別人不同的特色,並且把你求學歷程中相關的成長與體悟盡量寫出來,這樣教授才會對你有印象,而不是看完整篇只覺得看了一個大學生的故事而不知所云,雖然也不保證教授會細看就是了。

申請動機(1頁)

這部分我運用跟大學備審一樣的格式:「為何我選擇你」以及「為何你選擇我」。這部分還蠻關鍵的,說白了大多數的面試都圍繞在這兩點,為何你想來以及為何我該讓你來。

「為何我選擇你」著重在你對系所(甚至是未來找工作的公司)的了解,教授們想看到你是真的對於這個系所有充分的理解,以及你是否有強烈的動機非進不可。這邊我是著重在系所資源的描述,以及我對於研究所的想像 ,不過老實說我自己也覺得寫得不大好就是了。

「為何你選擇我」著重在你與眾不同的地方,為何教授要在眾多菁英中把一個名額給你?你有什麼特別之處是別人沒有的?把握這個原則,應該就有辦法發揮一些東西出來,這邊我著重在我資管系的背景、專案與實習以及 GPA,雖說 GPA 高的人應該不少,但要怎麼把他發揮成一個屬於你的故事,就是看你的文筆了。

讀書計畫(1頁)

這部分我也是運用跟大學備審一樣的格式(我就懶 XD):短、中、長期目標。主要是因為這樣分比較有架構,而且每階段你的人生計劃本來也就會不同。這邊我會覺得撰寫原則就是畫大餅,你不用真的未來都做到,你只要都規劃出來就好,教授想看的應該只是你是否對於研究所有個大致明確的目標與方向。但也要記得大餅不要畫太大,畫太大就沒人相信了,高雄發大財你相信嗎?我個人劃分短期為推甄完到入學前,中期為研究所期間,長期則為研究所畢業後,大致將我想在各階段做的事情簡單敘述。

其實寫備審大概就一個重點:隱惡揚善,並運用你的三寸不爛之舌,盡量將你的經驗講成教授想聽的樣子,但也不要太過火,講得太誇張教授也會不買單。

面試準備

我推甄的五個系所中,只有三個需要面試,資工所與資工所 AI 組則是純書審。照時程上來說,完成備審後就該準備面試了,且因為要複習基礎科目(看系所不一定)會需要花一段時間。我則是因為沒什麼時間,所以每周都只能零碎的念一些書,雖然排了讀書計畫但最後也幾乎沒有實行,不過因為意外的少掉兩次面試(資管所優先錄取不用面試,資料科學學程落榜沒的面試),所以影響倒是不大。

這邊稍微簡單分享各系所面試流程,因為我也只面一個就不詳細說了,網路上應該也很多經驗分享,也很推薦去問學長姐,或是靠人脈想辦法要到那種每年往下傳的口試心得。資管往年大多都是分四關(資訊應用、資訊技術、數學、生涯),我有拿到系上口試心得分享;資料科學學程是要準備簡報,四分鐘講完就好不限內容,有兩分鐘問答;電信丙近兩年都改成僅一關五分鐘,內容就看教授們想問啥就問啥,非官方消息聽說有專題或 paper 就問專題或 paper,沒有就問技術問題,我自己是都在聊專題跟實習經驗居多,這也是我唯一面的系所。

指導教授

這部分也是一門大大大學問啊!好的指導教授帶你上天堂,壞的就……帶你上頂樓(沒有啦開玩笑)。這部分我就不花篇幅多說,我主要參考 這篇,挑了一些自己注重的問題去問教授跟學長姐。記得一定要去 Lab 敲門看看生態與風氣,只要有禮貌,學長姐大多人都很好,不好的你也可以不用來了。有時候只跟教授聊天是不準的,直接問學長姐可以對教授的帶人方式更加了解,對於你做選擇絕對很有幫助,然後貨比三家不吃虧呀!

備註:理工科教授搶得很快,熱門教授放榜幾天後就滿了,建議提前做好功課。我放榜前一周開始問,問了十幾個教授加實驗室,大概在放榜隔周確定上岸。然後電信丙基本上好教授都被逕取生搶光了,面試後錄取的基本上只能挑剩的,大家自行衡量。

大家不要想不開,人生不是只有研究所而已

結語

花一天速速完成這篇文章,寫的時候常常懶得打,就跳過了一些不大重要或網路上已經有的細節,不過希望我這篇大概都有涵蓋到整個推甄的重要事項,如果對哪部分有興趣可以另外再問我。總而言之,能靠推甄就錄取臺大資工所真的是很幸運,也很感謝大學的自己有好好念書顧成績。很期待兩年的研究生活,未來再來跟大家分享更多!